111年分科測驗學生錄取台大機械

學生L,是1101月底左右由爸爸主動聯絡我,希望我能指導他的兒子,因為升高二後,學生的物理成績每下愈況,愈來愈不能應付台中一中物理科的考試,因此在高二寒假時決定找物理家教老師搶救小孩物理。

上了幾堂課後,L覺得我講解得很清楚,能夠幫助他的學習,所以決定繼續上下去。不過段考分數並沒有很明顯的進步,這就要先聊聊台中一中的段考為什麼那麼難了。

台中一中的考題中部地區最難的,因此就算觀念都沒問題,還是不容易拿到高分,必須有強大的數學計算能力和不斷練習難題,才能拿到高分。因此容易讓學生感到挫折。

學生會覺得明明跟高一時一樣的時間或甚至花更多時間讀書,但分數卻越來越低。沒見過的題目怎麼愈來愈多,會懷疑是不是自己變笨了,有些學生就索性的放棄物理。

事實上,學生的能力並沒有變差,只是題目變太難(變態難)了。這是因為一中的老師喜歡折磨學生嗎?倒也不是。因為一中有些很聰明的學生。為了避免太多學生拿到高分,所以需要增加考卷的難度。太多學生拿高分,會讓大家覺得老師是不是程度不好,不會出難的題目。老師自己也待過學校,假設一個班級有50個學生,那麼理想的一份考卷是讓100~90分這個區間有3~5個學生(6~10%)90~80分這個區間有10位學生(20%),以此類推。不過如果有學生考100分,就需要再增加考卷的難度。一中有資優班和科學班,所以高分群就集中在這兩個班,再加上學生素質普遍下降(原因是花在讀書的時間變少了,這個世代的選擇和誘惑太多),相同的難度學生一年考得比一年差,造成其他班級的分數就會滿慘的。

不過L在我的指導下,還是慢慢的進步,到了高三時物理已經不算他的弱科了。

在準備學測的複習時,因為台中一中的學生目標比較高,如果自然科的目標是13級分以上,那就需要先把高三的內容讀過一遍,簡單和中等的題目要會算,偏難的題目則可以先跳過。而複習考錯的題目要訂正並且真正了解。最後留二個月寫歷屆試題。歷屆試題寫完幾年後就能確定學生比較弱的單元,再加強比較弱的單元。

不過L說因為其它科目還沒讀完,所以遲遲沒動手寫。

L對於自己讀書的方法有自己的想法,有時候不太容易說服他。我覺得寫歷屆試題主要是分析自己的觀念正不正確。不過L會比較在意歷屆試題的分數,所以想要等把書讀完了再寫。但以學生的習慣常常會拖延,讀完了通常就遇到學測考試了,也沒時間再去加強比較弱的單元。聰明的學生好教也不好教。講解觀念和題目容易,但要改變他的想法配合正確的學習方法就需要一些轉機。

學測後,L拿到成績單後,我稍微分析了一下L錯的題目,物理錯1題,但其他科目加起來共錯了9題。物理是粗心寫錯。化學題目雖然有變化,但只要細心點,應該也沒什麼問題。生物考得滿細的,需要記清楚基本定律跟分類標準。地科題目給的資訊有點少,不太好判斷,所以容易選錯。所以應該是L在大考時專注力比較不夠,再加上沒有把握住生物的讀書重點,才沒有考好。再加上他手寫題忘了寫名字,因此推甄應該是無望了。

L在寫題目時會急著想要算出答案,所以當遇到題目卡住了或題目比較長就會產生焦慮,而影響下題的作答。遇到重要的考試就較容易失常。

成績出來後家長跟學生討論完,決定要參加分科測驗,希望能有較佳的表現。

我就幫他規畫分科測驗複習。分科測驗的重點是在高三的內容。高一跟高二的題目約佔40%,而高三的題目約有60%。其中電磁學跟近代物理這兩個單元又特別重要。

L對創新型的題目會比較弱,這是因為他遇到題目會急著把它解決,把練習題目當工作:快點做完就能休息了。但有些題目是需要思考,有時候我要補充這種題目可能的思考方向,L就會比較沒興趣。所以建議他需要調整思考的方向,不要急著只解決題目,而是要藉著題目來複習觀念。(題目的每個選項都要思考一下)觀念越完整清楚,題目怎麼變都可以解決。另外現在的大考試題題目字數都滿多的,所以閱讀能力也滿重要的。所以我們在複習完一遍後就開始練習模擬試題。增加解題的速度與熟練度。

最後考試結果出來,雖然學生覺得沒有考得很好,但還是順利考取台大機械。雖然他好像比較想讀資訊工程。但他的努力也總算是有了不錯的結果。

173540.jpg

 

arrow
arrow

    東沙庭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